在公司产品上使用员工肖像存在何种风险?

2025. 2. 6


Q:在公司产品上使用员工肖像存在何种风险?

      A:对于未经员工同意,或者超越员工同意的使用范围/期限/使用方式等,极有可能构成侵犯员工的肖像权,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。

      具体而言,根据《民法典》的相关规定,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,未经肖像权人同意,不得制作、使用、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;未经肖像权人同意,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、复制、发行、出租、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。

      需要注意的是,即便公司员工同意公司无偿使用其肖像,但若双方之间就肖像的使用范围(具体用在何种产品、使用地域等)、使用期限(具体期限、是否包括离职以后等)、使用方式(仅限于照片,还是包括通过AI换脸等信息手段)等没有约定,或者约定不明确的,则很有可能在公司实际使用该员工的肖像过程中发生争议,进而被认为构成侵犯员工的肖像权、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,包括消除影响、赔礼道歉、赔偿损失等,而且公司还很可能因此导致需要更换产品包装等,影响产品销售并蒙受损失。

      其次,若公司与员工之间就肖像授权使用的效力范围(独占许可、排他许可或普通许可)约定不明或者没有约定的,如果发生员工重复授权其肖像权给第三方公司使用的(特别是在该员工离职后),且该第三方公司与员工签订了完善的肖像权许可使用合同,同时该第三方公司可能使用该员工肖像注册商标等的,有可能导致公司在持续使用该员工肖像过程中范围受阻、甚至可能构成侵权等。

      另外,如果对提供肖像员工的行为举止没有或缺乏约束性要求,不排除会发生因员工个人行为(包括违法犯罪、违反道德等行为)导致公司及产品形象受损、甚至导致被迫更换产品包装或广告,进而产生蒙受重大损失的可能。

      当然,对于员工的行为,通过公司规章制度,以及通过双方间有关肖像使用许可的合同中进行约束(包括但不限于肖像的使用范围、使用方式、使用期限、报酬标准及支付、知识产权归属、违约责任等),可以起到一定的降低风险的作用。

资讯信息